平凡不是宿命、不是天生也不是遺傳;
平凡是一種幸福,
是一種平安、
一種對生命的擁護。
我是個不怎麼樣的人,就像每一天你在街上、巴士、文廣,甚至巴剎里見到,匆匆而過,一分鐘後,可以把他忘得一干二凈的那一類人。
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是出類拔萃的那一群。我很甘於把自己淹沒在人群中,樂於隨波逐流,不介意人言亦言。我在想,是不是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是如此?是不是在匆匆的數十年的人生,留下一片空白給自己,把色彩都給了別人,再自我安慰說,人生嘛,平凡中度過亦無大礙,也不壞。再說,驚濤駭浪,也不是每個人受得了的。
平凡的過了小中學,大學不小心踏進了傳說中、不像我那樣平凡的馬大。進來了後,第一眼看到各建築物,心裡一塊大石頓時放下。原來,這裡也不是傳說中,那樣的高不可攀,至少,建築物是如此。
進來後,別人做甚麼,我也做甚麼;別人看到我做甚麼,他們也做甚麼。開始問自己,是我糊涂,還是大家一樣糊涂;是我平凡,還是大家都一樣的平凡?還是,大家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做無限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或心甘情愿或不甘不愿,都得歸於平凡?
第一年的大學生活,看到大家都在做同一樣的事,都在忙著去念好書、去參與更多在中六時丟在一旁的活動、去尋找自己失去的另一根肋骨。大家都要忙,然後,再也不能分辨忙與‘盲’了。直到了大一的最後一天,才領悟到原來大學裡的平凡,就是閉著雙眼把自己推向利用時間的極限裡。然後再大聲的對自己說,這就是大學生活嘛。
大一的結束,是告別‘糊里糊涂年代’的開始。自己一直在想,是否也該告別平凡,是否也要去學習別人過一過不太平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在狂風暴雨中,僥倖生存?埋葬平凡的慾望開始在燃燒、在怒喊,再與我體內的渴望結合在一起,激起一陣陣的漪漣,化成巨浪,撲向在平凡中苦苦掙扎的我,至到咽下了最后一口平凡的氣息。
大二,開始踏進了自以為不平凡的理想藍圖。理想與現實中,我背棄了後者;前途與錢途之間,我選擇了一條只歸屬自己的道路。究竟是否平凡的道路就是平坦,不平凡就特別多彎曲呢?
我所選擇的分子生物及遺傳學系的名頭說出來,挺唬人的。至少,他(她)需要五秒後才略明白系名的每一個字。常在這個時候,自我阿Q的說,只是名字就己經‘不平凡’了。追求‘不平凡’到這種地步,大概可判為無藥可救了。
難道不知所謂的名字就可以叫不平凡嗎?選擇了理想可以稱為出類拔萃乎?大二開始了兩個月的今天,回頭才看見自己的無知、幼稚與令人悲傷的平凡。
這時才知道,不平凡并非是刻意的,也不是自己用心去雕刻的,更不是苦苦去死撐的。平凡不是宿命、不是天生也不是遺傳;平凡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平安、一種對生命的擁護。平凡對生命本身的祝福,其實就是一個不平凡。
感謝老天,醒覺得還不太遲,我對自己說。
※黃志遠,1978年生,畢業於彭亨立卑克立福中學,文冬蘇來曼中學。 (星洲互動/人在馬大‧黃志遠‧2001/03/17)
平凡是一種幸福,
是一種平安、
一種對生命的擁護。
我是個不怎麼樣的人,就像每一天你在街上、巴士、文廣,甚至巴剎里見到,匆匆而過,一分鐘後,可以把他忘得一干二凈的那一類人。
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是出類拔萃的那一群。我很甘於把自己淹沒在人群中,樂於隨波逐流,不介意人言亦言。我在想,是不是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是如此?是不是在匆匆的數十年的人生,留下一片空白給自己,把色彩都給了別人,再自我安慰說,人生嘛,平凡中度過亦無大礙,也不壞。再說,驚濤駭浪,也不是每個人受得了的。
平凡的過了小中學,大學不小心踏進了傳說中、不像我那樣平凡的馬大。進來了後,第一眼看到各建築物,心裡一塊大石頓時放下。原來,這裡也不是傳說中,那樣的高不可攀,至少,建築物是如此。
進來後,別人做甚麼,我也做甚麼;別人看到我做甚麼,他們也做甚麼。開始問自己,是我糊涂,還是大家一樣糊涂;是我平凡,還是大家都一樣的平凡?還是,大家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做無限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或心甘情愿或不甘不愿,都得歸於平凡?
第一年的大學生活,看到大家都在做同一樣的事,都在忙著去念好書、去參與更多在中六時丟在一旁的活動、去尋找自己失去的另一根肋骨。大家都要忙,然後,再也不能分辨忙與‘盲’了。直到了大一的最後一天,才領悟到原來大學裡的平凡,就是閉著雙眼把自己推向利用時間的極限裡。然後再大聲的對自己說,這就是大學生活嘛。
大一的結束,是告別‘糊里糊涂年代’的開始。自己一直在想,是否也該告別平凡,是否也要去學習別人過一過不太平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在狂風暴雨中,僥倖生存?埋葬平凡的慾望開始在燃燒、在怒喊,再與我體內的渴望結合在一起,激起一陣陣的漪漣,化成巨浪,撲向在平凡中苦苦掙扎的我,至到咽下了最后一口平凡的氣息。
大二,開始踏進了自以為不平凡的理想藍圖。理想與現實中,我背棄了後者;前途與錢途之間,我選擇了一條只歸屬自己的道路。究竟是否平凡的道路就是平坦,不平凡就特別多彎曲呢?
我所選擇的分子生物及遺傳學系的名頭說出來,挺唬人的。至少,他(她)需要五秒後才略明白系名的每一個字。常在這個時候,自我阿Q的說,只是名字就己經‘不平凡’了。追求‘不平凡’到這種地步,大概可判為無藥可救了。
難道不知所謂的名字就可以叫不平凡嗎?選擇了理想可以稱為出類拔萃乎?大二開始了兩個月的今天,回頭才看見自己的無知、幼稚與令人悲傷的平凡。
這時才知道,不平凡并非是刻意的,也不是自己用心去雕刻的,更不是苦苦去死撐的。平凡不是宿命、不是天生也不是遺傳;平凡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平安、一種對生命的擁護。平凡對生命本身的祝福,其實就是一個不平凡。
感謝老天,醒覺得還不太遲,我對自己說。
※黃志遠,1978年生,畢業於彭亨立卑克立福中學,文冬蘇來曼中學。 (星洲互動/人在馬大‧黃志遠‧20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