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屆中協大專生文學獎的決審會議上,三位評審在進入投票程序之前,已經決定將第一名懸空。
這是一個沉重的決定。三位評審交換了彼此對於小說組的參賽作品的看法一致認同水准並不理想。我們的想法是:這些作品不論在文字、技巧和內容上,大多都不能達到大專生該有的水准。我們也考慮到評審們是否要求過高,但是對於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專生文學競賽,我們更不能曲意逢迎。決定懸空第一名,是三位評審共同而強烈的意愿,也是一個警訊,好讓所有關心文學、愛好文學創作的大專生察覺到這一片庭院的荒蕪與沒落。
第一屆中協大專生文學獎小說組的評審共收到22篇作品。這些作品多以親情為題材,有的則以揭露社會現象為主題,或是對人性作一番思考。這其中不乏好的題材,可惜的是一般參賽者對小說創作的掌握能力並不強,加上文字造詣不足,以至眼高手低,浪費了好題材。
綜合三位評審的意見,這一屆小說組的許多參賽作品都缺乏了札實的結構,有的似散文而非散文,文類不明,思想不清;有的則淪於“說故事”的層面,平舖直敘,缺少創意和冒險精神;有的作品主題散渙,作者似乎有意把筆墨“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描寫上,以期湊足字數,這些情形都暴露了作者在經營小說創作時的無力感,以及他們在人生經驗方面的匱乏。
其次是文字的問題,一般參賽者在文字上顯然已打好基礎,卻沒有進一步把文字提升到“文學語言”的層次,所以大部份參賽作品都沒有文采,無法直接而有效地表達作者本身的想法,進而打動人心,引起共鳴。就文學而言,我們不得不對文字有一定的堅持和要求,可是綜觀各參賽作品,真正能達到文學水平的文字並不多。
再來是意象的使用和處理,這是參賽作品中最弱的一環,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作品似乎都少了一點層次感,沒有豐富的“彈性”和活力。由於結构散漫,加上意象運用得不恰當,使得一些作品看來混亂、故弄玄虛,而文字的雕鑿和堆砌則使到文章讀來呆滯、段落之間起承轉合不自然,大大破壞了閱讀的興致。
三位評審在圈選八篇作品進入終審時,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歧異。可是我們因對文學的要求不盡相同,幾乎沒有任何作品可以同時得到三位評審的青睞,在排名上頗費功夫。不論如何,經過再三討論以後,終於在票選和打分的程序之下產生了得獎名單。
對於參賽者而言,得獎固然是一種肯定和鼓勵,可是那個從缺的第一名卻是一個惹眼的訊號,它豎立在文學土地的遠方,我們的大專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小說組評審報告/黎紫書
評審:羅正文、李成友、黎紫書 (星洲互動/月照滿條街‧2001/03/18)
這是一個沉重的決定。三位評審交換了彼此對於小說組的參賽作品的看法一致認同水准並不理想。我們的想法是:這些作品不論在文字、技巧和內容上,大多都不能達到大專生該有的水准。我們也考慮到評審們是否要求過高,但是對於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專生文學競賽,我們更不能曲意逢迎。決定懸空第一名,是三位評審共同而強烈的意愿,也是一個警訊,好讓所有關心文學、愛好文學創作的大專生察覺到這一片庭院的荒蕪與沒落。
第一屆中協大專生文學獎小說組的評審共收到22篇作品。這些作品多以親情為題材,有的則以揭露社會現象為主題,或是對人性作一番思考。這其中不乏好的題材,可惜的是一般參賽者對小說創作的掌握能力並不強,加上文字造詣不足,以至眼高手低,浪費了好題材。
綜合三位評審的意見,這一屆小說組的許多參賽作品都缺乏了札實的結構,有的似散文而非散文,文類不明,思想不清;有的則淪於“說故事”的層面,平舖直敘,缺少創意和冒險精神;有的作品主題散渙,作者似乎有意把筆墨“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描寫上,以期湊足字數,這些情形都暴露了作者在經營小說創作時的無力感,以及他們在人生經驗方面的匱乏。
其次是文字的問題,一般參賽者在文字上顯然已打好基礎,卻沒有進一步把文字提升到“文學語言”的層次,所以大部份參賽作品都沒有文采,無法直接而有效地表達作者本身的想法,進而打動人心,引起共鳴。就文學而言,我們不得不對文字有一定的堅持和要求,可是綜觀各參賽作品,真正能達到文學水平的文字並不多。
再來是意象的使用和處理,這是參賽作品中最弱的一環,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作品似乎都少了一點層次感,沒有豐富的“彈性”和活力。由於結构散漫,加上意象運用得不恰當,使得一些作品看來混亂、故弄玄虛,而文字的雕鑿和堆砌則使到文章讀來呆滯、段落之間起承轉合不自然,大大破壞了閱讀的興致。
三位評審在圈選八篇作品進入終審時,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歧異。可是我們因對文學的要求不盡相同,幾乎沒有任何作品可以同時得到三位評審的青睞,在排名上頗費功夫。不論如何,經過再三討論以後,終於在票選和打分的程序之下產生了得獎名單。
對於參賽者而言,得獎固然是一種肯定和鼓勵,可是那個從缺的第一名卻是一個惹眼的訊號,它豎立在文學土地的遠方,我們的大專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小說組評審報告/黎紫書
評審:羅正文、李成友、黎紫書 (星洲互動/月照滿條街‧20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