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做了媽媽,人家問她生男的還是女的? 她說是蝕本貨。我們這班女諸葛一聽,怎忍得下一口氣,七嘴八舌的圍攻她: “女兒有甚麼不好? 把我們女人當作蝕本貨? 妳身為女人竟然滅自己威風,妳這種態度怎要得? ”
我們的年輕媽媽嘆了口氣,說: “我就是生了個兒子,才說是‘蝕本貨’呀! ”言下無不大失所望,倒令剛剛怒火攻心的一群女人面面相覷,過了一陣子,才明白所指為何。
女兒的行情由蝕本轉盈利,有賴於前輩姐妹們的努力,而使這一代的我們揚眉吐氣。當中奮鬥過程的艱辛萬苦,只有身為女人的人才知道。當年老一代的長輩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把我們當蝕本貨的態度,令我們傷透了心。
從中學升上大學先修班,舉家歡騰,三姑六婆當作我們的面前,對我們的父母說:“女人遲早要嫁人的,讀這麼多書幹甚麼? 書讀得越高,錢花得越多,虧大本的呀!”
在那時候,母憑子貴,兒子多是好福氣。可憐的是女兒多男兒少的母親,日日受家婆家翁的指責。時至今日,有些母親還會對當年的委屈心有怨懟。縱使兒女長大,各自有了孩子,還會數落已過世的家婆家翁的當年對她的惡劣態度。
最令身為女兒者難忘的是,每個家庭裡的男兒都是特權份子,一出世就標以家族未來主人翁的身份,享有全家人上下最好的照顧,以致時常恃寵成驕,仗勢欺姐妹的行為。許多女人在童年時代都有被兄弟欺負的慘痛陰影,有時說起還會傷心落淚當年父母的偏心。
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奮圖強,當年的蝕本貨終於轉虧為賺,反而是家族主人翁小時了了,長大之後專做虧本生意。因兒子而起的虧本項目繁多,小至替他還汽車頭期,大至幫他買房子娶老婆自組家庭,薪水永遠都不夠用,可能還要幫他付旅費才有本事去渡蜜月。
現代的兒子不可靠,娶了媳婦多忘了為娘的辛苦。有錢只管貼外家,有了孩子就往家裡送。兒子像無底洞,父母倒貼他一生還不夠,連他的第二代,也要父母做牛做馬來服侍。
反而是女兒比較有反哺之心,即使嫁了人,還是三兩天往娘家跑代替兄弟取悅父母。身為女兒的明知將來父母的財產輪不到自己,也毫不介意時時塞錢給父母;明明知道父母把自己塞給他們的血汗錢去填那個無底洞,女兒還是有怨無悔。
許多當年蝕本貨如今已成長,自力更生一點都不輸給兒子,終於在父母升級當公公婆婆的時候,以事實證明女兒不是蝕本貨。她們也以身作則,真正的做到“生男生女都無所謂”的態度,把兒女當寶之餘,並不介意讓父母有機會含貽弄外孫。
當女人可以自嘲生兒子為生蝕本貨的時候,證明女人已擺脫了童年時代的陰影。當女人可以替代兄弟的責任,照顧年老的父母的時候,女人已為自己建立了信心,不以身為女兒遺憾。 (星洲互動/揚眉女子‧潘碧華‧2001/03/15)
我們的年輕媽媽嘆了口氣,說: “我就是生了個兒子,才說是‘蝕本貨’呀! ”言下無不大失所望,倒令剛剛怒火攻心的一群女人面面相覷,過了一陣子,才明白所指為何。
女兒的行情由蝕本轉盈利,有賴於前輩姐妹們的努力,而使這一代的我們揚眉吐氣。當中奮鬥過程的艱辛萬苦,只有身為女人的人才知道。當年老一代的長輩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把我們當蝕本貨的態度,令我們傷透了心。
從中學升上大學先修班,舉家歡騰,三姑六婆當作我們的面前,對我們的父母說:“女人遲早要嫁人的,讀這麼多書幹甚麼? 書讀得越高,錢花得越多,虧大本的呀!”
在那時候,母憑子貴,兒子多是好福氣。可憐的是女兒多男兒少的母親,日日受家婆家翁的指責。時至今日,有些母親還會對當年的委屈心有怨懟。縱使兒女長大,各自有了孩子,還會數落已過世的家婆家翁的當年對她的惡劣態度。
最令身為女兒者難忘的是,每個家庭裡的男兒都是特權份子,一出世就標以家族未來主人翁的身份,享有全家人上下最好的照顧,以致時常恃寵成驕,仗勢欺姐妹的行為。許多女人在童年時代都有被兄弟欺負的慘痛陰影,有時說起還會傷心落淚當年父母的偏心。
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奮圖強,當年的蝕本貨終於轉虧為賺,反而是家族主人翁小時了了,長大之後專做虧本生意。因兒子而起的虧本項目繁多,小至替他還汽車頭期,大至幫他買房子娶老婆自組家庭,薪水永遠都不夠用,可能還要幫他付旅費才有本事去渡蜜月。
現代的兒子不可靠,娶了媳婦多忘了為娘的辛苦。有錢只管貼外家,有了孩子就往家裡送。兒子像無底洞,父母倒貼他一生還不夠,連他的第二代,也要父母做牛做馬來服侍。
反而是女兒比較有反哺之心,即使嫁了人,還是三兩天往娘家跑代替兄弟取悅父母。身為女兒的明知將來父母的財產輪不到自己,也毫不介意時時塞錢給父母;明明知道父母把自己塞給他們的血汗錢去填那個無底洞,女兒還是有怨無悔。
許多當年蝕本貨如今已成長,自力更生一點都不輸給兒子,終於在父母升級當公公婆婆的時候,以事實證明女兒不是蝕本貨。她們也以身作則,真正的做到“生男生女都無所謂”的態度,把兒女當寶之餘,並不介意讓父母有機會含貽弄外孫。
當女人可以自嘲生兒子為生蝕本貨的時候,證明女人已擺脫了童年時代的陰影。當女人可以替代兄弟的責任,照顧年老的父母的時候,女人已為自己建立了信心,不以身為女兒遺憾。 (星洲互動/揚眉女子‧潘碧華‧200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