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又起風雲,故事仍然老套,沒有一些兒新意,圍繞在林良實與林亞禮之間。
記得去年5月,雙林失和鬧得滿城風雨,導致林良實上演一齣“辭官記”,避到澳洲“休養”。結果風風光光回來,幾許擁躉到機埸迎接,儼然是發生甚麼大事,實則甚麼事都沒發生。林良實重做回官,也繼續在馬華“呼風喚雨”。
林亞禮好像“枉做小人”,氣勢全被壓下,粒聲難出。不是他沒話說,而是老大總把話說在前頭,把亞禮要說的話都說了,並給予回答。這樣的高招在卅六計中叫做“先發制人”的“苦肉計”。
整台戲都給老大唱完了,老二的配角演來也不稱職,似乎被擠到牆角演一下“臨時角色”。
老二配角也不稱職
原以為此事在老大略施小計下,老二已無話可說,故事告一段落。沒想到近日又重提老事,而且變本加厲的老調重彈,究竟馬華發生了甚麼事,非得“兄弟鬩牆”不可?
故事還得從李金獅丟官開始。1995年李金獅未參加大選,等於是從政壇引退下來,條件是讓他保住“有名無實”的署理總會長,直到期滿。
一年之後林良實挑選了“好好先生”的林亞禮為其副手,而林亞禮本身是技術官僚型的從政者,對林良實不構成威脅,兩人的合作一時之間被傳為“美話”。
可是他們的密月期終有結束的一天。1999年的大選前夕,林亞禮已表明退意,不再參選。這意味著他不再擔任部長。身為馬華的老二而不當部長,顯然勢力一再轉弱,對老大更是沒有衝擊力。
詎料林亞禮不是省油的燈。他在退下之前,還是得部署一番。以他的想法來說,在他退後,希望其“入室政治弟子”陳廣才能被扶正(成為正部長),以備在他從馬華引退後,讓陳廣才有機會在黨內成為老二。
可是他的願望落空,陳廣才照舊做回副部長,同時又沒有跡象顯示老大有意栽培陳廣才,反而是老大的人馬探出頭來。也許最令林亞禮吃不消的是馬華只有四位正部長,但其中三位卻是來自柔佛州。這樣一來,林亞禮認為老大已不按牌理打牌,且蓄意培養其人馬在馬華內掌控大權。
正因為沉不住氣,以致有了去年雙林在政壇掀起風波。後來彭亨州的馬華拿了一個安慰獎,胡亞橋被委為政務次長,這當然只是緩兵之計,完全不是林亞禮所認同的。
轉入今年,華人農曆年剛過,雙林事件又再爆開。這一回更增添一些“神秘色彩”,有所謂“秘談”和“配套安排”,倒令外界一陣迷惑。
根據我們的推測,林亞禮不是要與林良實爭做總會長,而是要總會長能重視彭亨馬華的力量,並平均分配黨職(中央)和官職,不要一邊倒向總會長。
當然他也認為既然他已想要引退,也要聽聽總會長的意見,看看老大究竟還要在位多久?如果老大也想退,那麼誰又是接班人呢?
正因為這樣,雙林的密談也好,配套也好,總離不開人選的安排。陳廣才無形中成為密談中的一個主要人物。也許雙林之間有在口頭上提及這個問題,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默契,難怪市面上謠傳黃家定是未來的總會長,而陳廣才則是未來的署理總會長。在黃陳配搭下,希望給馬華帶來新的氣象。
但這些個所謂未來領袖的“安排”,到目前為止,僅是“紙上談兵”,未見成形,也沒有讓人感覺到老大真的要走了。
黃陳配搭紙上談兵
按照老大的意願,一切維持原狀,待到日後才作商談,如果林亞禮“沒有耐性”等下去,老大有說了一句話:他要走沒有人可以阻止。
林亞禮再也不保持沉默,他強烈表示原本接班人的問題已談得七七八八,豈料柔州馬華帶頭發難,指責林亞禮搞事,迫總會長退出。
柔佛州馬華有此一炮,當有其依據,不會是無端端製造事故。這等於強烈暗示林良實不會苟同與林亞禮談接班人的事。它矢做總會長的後盾,與林亞禮周旋。接著,其他州紛紛表態,森州馬華主席黃思華更妙地指出林亞禮受人利用,有“軍師”在後面煽風點火。
這一下,林亞禮更是怒不可遏,促黃思華公佈“幕後軍師”,也堅決否認受人擺佈。
不論有沒有“幕後黑手”,說林亞禮被利用之說難以成立。以他從政30年的歷史,竟會成為一粒棋子,不用說馬華黨員不會信服,就連外界人士也一頭霧水。
我們相信,類似這種黨內的權力鬥爭,各有人馬和軍師是等閒之事。一位領袖沒有軍師說了也叫人噴飯。問題是經過斟酌後,林亞禮是否覺得有理。若是有理,由他帶頭向老大提出,就不是甚麼“幕後黑手”了。相同的,老大也肯定有其軍師,也必然會採取對策。如果間中有變,不能夠說老大受軍師指使而改變策略。
大凡關係到一定的社群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肯定有使用心計和手段,以求出奇制勝。孫子兵法二千多年來還是膾炙人口,當有其一定道理和作用,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所謂兵不厭詐),故能而示之不能(即使本身實力強,也向對方表示勢弱)。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
林良實就是用這一招將住林亞禮。現在排山倒海而來的挺實派,就直撲林亞禮派,短兵相接下,亞禮派顯得失色和不易招架。
眼看強弱懸殊,挺實派又一聲令下,不要再談了,亞禮顯然不會就此就範。他可能會有下一個步驟來扭轉劣勢。但問題將會因第二度爆發變得更加複雜。
林良實如何拔掉或收服林亞禮實力,就要看他接下來用甚麼孫子兵法的策略了。 (
Maxis 012 註冊用戶可通過手機訂閱《星洲簡訊》新聞配套。訂閱24小時後開始為您傳送最新消息!方法:輸入BUY SINCHEW傳到26000,月費RM5.00,更多配套按這裡。
記得去年5月,雙林失和鬧得滿城風雨,導致林良實上演一齣“辭官記”,避到澳洲“休養”。結果風風光光回來,幾許擁躉到機埸迎接,儼然是發生甚麼大事,實則甚麼事都沒發生。林良實重做回官,也繼續在馬華“呼風喚雨”。
林亞禮好像“枉做小人”,氣勢全被壓下,粒聲難出。不是他沒話說,而是老大總把話說在前頭,把亞禮要說的話都說了,並給予回答。這樣的高招在卅六計中叫做“先發制人”的“苦肉計”。
整台戲都給老大唱完了,老二的配角演來也不稱職,似乎被擠到牆角演一下“臨時角色”。
老二配角也不稱職
原以為此事在老大略施小計下,老二已無話可說,故事告一段落。沒想到近日又重提老事,而且變本加厲的老調重彈,究竟馬華發生了甚麼事,非得“兄弟鬩牆”不可?
故事還得從李金獅丟官開始。1995年李金獅未參加大選,等於是從政壇引退下來,條件是讓他保住“有名無實”的署理總會長,直到期滿。
一年之後林良實挑選了“好好先生”的林亞禮為其副手,而林亞禮本身是技術官僚型的從政者,對林良實不構成威脅,兩人的合作一時之間被傳為“美話”。
可是他們的密月期終有結束的一天。1999年的大選前夕,林亞禮已表明退意,不再參選。這意味著他不再擔任部長。身為馬華的老二而不當部長,顯然勢力一再轉弱,對老大更是沒有衝擊力。
詎料林亞禮不是省油的燈。他在退下之前,還是得部署一番。以他的想法來說,在他退後,希望其“入室政治弟子”陳廣才能被扶正(成為正部長),以備在他從馬華引退後,讓陳廣才有機會在黨內成為老二。
可是他的願望落空,陳廣才照舊做回副部長,同時又沒有跡象顯示老大有意栽培陳廣才,反而是老大的人馬探出頭來。也許最令林亞禮吃不消的是馬華只有四位正部長,但其中三位卻是來自柔佛州。這樣一來,林亞禮認為老大已不按牌理打牌,且蓄意培養其人馬在馬華內掌控大權。
正因為沉不住氣,以致有了去年雙林在政壇掀起風波。後來彭亨州的馬華拿了一個安慰獎,胡亞橋被委為政務次長,這當然只是緩兵之計,完全不是林亞禮所認同的。
轉入今年,華人農曆年剛過,雙林事件又再爆開。這一回更增添一些“神秘色彩”,有所謂“秘談”和“配套安排”,倒令外界一陣迷惑。
根據我們的推測,林亞禮不是要與林良實爭做總會長,而是要總會長能重視彭亨馬華的力量,並平均分配黨職(中央)和官職,不要一邊倒向總會長。
當然他也認為既然他已想要引退,也要聽聽總會長的意見,看看老大究竟還要在位多久?如果老大也想退,那麼誰又是接班人呢?
正因為這樣,雙林的密談也好,配套也好,總離不開人選的安排。陳廣才無形中成為密談中的一個主要人物。也許雙林之間有在口頭上提及這個問題,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默契,難怪市面上謠傳黃家定是未來的總會長,而陳廣才則是未來的署理總會長。在黃陳配搭下,希望給馬華帶來新的氣象。
但這些個所謂未來領袖的“安排”,到目前為止,僅是“紙上談兵”,未見成形,也沒有讓人感覺到老大真的要走了。
黃陳配搭紙上談兵
按照老大的意願,一切維持原狀,待到日後才作商談,如果林亞禮“沒有耐性”等下去,老大有說了一句話:他要走沒有人可以阻止。
林亞禮再也不保持沉默,他強烈表示原本接班人的問題已談得七七八八,豈料柔州馬華帶頭發難,指責林亞禮搞事,迫總會長退出。
柔佛州馬華有此一炮,當有其依據,不會是無端端製造事故。這等於強烈暗示林良實不會苟同與林亞禮談接班人的事。它矢做總會長的後盾,與林亞禮周旋。接著,其他州紛紛表態,森州馬華主席黃思華更妙地指出林亞禮受人利用,有“軍師”在後面煽風點火。
這一下,林亞禮更是怒不可遏,促黃思華公佈“幕後軍師”,也堅決否認受人擺佈。
不論有沒有“幕後黑手”,說林亞禮被利用之說難以成立。以他從政30年的歷史,竟會成為一粒棋子,不用說馬華黨員不會信服,就連外界人士也一頭霧水。
我們相信,類似這種黨內的權力鬥爭,各有人馬和軍師是等閒之事。一位領袖沒有軍師說了也叫人噴飯。問題是經過斟酌後,林亞禮是否覺得有理。若是有理,由他帶頭向老大提出,就不是甚麼“幕後黑手”了。相同的,老大也肯定有其軍師,也必然會採取對策。如果間中有變,不能夠說老大受軍師指使而改變策略。
大凡關係到一定的社群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肯定有使用心計和手段,以求出奇制勝。孫子兵法二千多年來還是膾炙人口,當有其一定道理和作用,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所謂兵不厭詐),故能而示之不能(即使本身實力強,也向對方表示勢弱)。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
林良實就是用這一招將住林亞禮。現在排山倒海而來的挺實派,就直撲林亞禮派,短兵相接下,亞禮派顯得失色和不易招架。
眼看強弱懸殊,挺實派又一聲令下,不要再談了,亞禮顯然不會就此就範。他可能會有下一個步驟來扭轉劣勢。但問題將會因第二度爆發變得更加複雜。
林良實如何拔掉或收服林亞禮實力,就要看他接下來用甚麼孫子兵法的策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