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發展馬中關係 有利世界和平穩定” ──錢錦昌 |
1994年5月31日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錢錦昌昨晚說,中國歷來都把馬來西亞視為友好鄰邦,十分重視鞏固和發展中、馬友好合作關係。
“展望未來,我們更加堅信,建立長期穩定的中馬友好合作關係,不僅符合中馬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於本地區以及整個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錢大使昨晚在中國大使館舉行的中馬建交20週年慶祝晚會上致詞時這麼指出。
他說,當前中國正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社會安定,經濟快速發展,各民族大團結,人民安居樂業,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是中國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針。而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爭取和平安寧的周邊環境是中國外交工作的重點。”
“中國政府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中國不搞軍備競賽,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不謀求勢力範圍,永遠不稱霸,不當超級大國。即使將來中國強大了,也永遠是維護和平的力量,絕不會威脅別國。”
“在我國紀念這個歷史性日子的時候,請允許我傳達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對馬來西亞領導人和人民的熱烈祝賀和良好祝願。中馬兩國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20年前的5月31日,具有遠見卓識的中國已故總理周恩來和馬來西亞已故首相敦拉薩,在北京簽署了兩國建交聯合公報。二十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取得了長遠的進展。”
“近年來,貴國馬哈迪首相三次訪華,中國領導人也相繼訪馬,增進了相互瞭解和信任,使中馬關係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不斷加深,在國際上有著廣泛的共識,並保持著良好的合作。”
“中國政府高度讚賞馬來西亞政府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主持正義,仗義執言,積極促進本地區的穩定和發展。中馬友誼之花是兩國領導人的親自培育下成長開花,不少政要、賢達和朋友們為此付出了艱辛和勞動,請允許我藉此機會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周恩來評述馬中友誼二千年
周恩來:“馬中人民有著兩千多年的傳統友誼!”
周恩來1974年5月28日設宴歡迎敦拉薩首相蒞訪講話全文:
尊敬的敦拉薩首相閣下,尊敬的馬來西亞貴賓們、朋友們、同志們:
馬來西亞敦拉薩閣下應邀前來我國進行正式訪問,我們感到十分高興。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同總理閣下和馬來西亞貴賓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勤勞勇敢的馬來西亞各族人民有著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地主義的光榮傳統。近年來,馬來西亞人民在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國際事務中,馬來西亞積極參加第三世界國家的活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馬來西亞政府關於東南亞建立和平中立地區的主張,反映了東南亞人民要求擺脫外來干涉和控制的願望,獲得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中國人民衷心祝願馬來西亞人民在前進道路上,取得更大的勝利。
朋友們、同志們:
當前世界人民在大動亂中日益覺醒,闊步前進。第三世界國家更廣泛地聯合起來,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成為世界人民團結反霸的主力軍。超級大國內外交困,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整個國際形勢的發展是有利於世界人民的。
東南亞國家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組成部份。東南亞的現實情況表明,超級大國的侵略和擴張,是威脅東南亞地區和平安全的主要根源。我們深信,只要東南亞人民加強團結,堅持鬥爭,一定能夠挫敗超級大國的陰謀,捍衛自己的獨立和主權。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屬於第三世界。中國人民一貫支持一切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正義鬥爭,這是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
同時,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只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自己選擇和決定,而不能由別國來強加。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國家關係。
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人民有著兩千多年的傳統友誼。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地主義的共同鬥爭中,我們兩國人民一貫互相同情、互相支持。我們高興地看到,近年來中馬人民的友誼又有了新的發展。
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和友好來往不斷增加。實現中馬兩國關係的正常化,是符合中馬兩國人民的利益的。中馬兩國建交達成了協議。敦拉薩首相這次來我國訪問,兩國政府正式宣佈建交,從而揭開中馬關係史上新的一頁。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熱烈的歡迎。我們預祝總理閣下和馬來西亞貴賓們的訪問圓滿成功。
現在我提議:
為馬來西亞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
為中馬兩國人民的友誼,
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端姑‧阿卜杜勒‧哈利姆,
為敦拉薩首相閣下的健康,
為馬來西亞貴賓們的健康,
為在座的各國使節和夫人們的健康,
為在座的朋友們和同志們的健康,
乾杯! (星洲互動‧供稿:鍾錫金《馬中建交歷史回顧》‧200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