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北上去參加小學同學十年的聚會,他們把地點選在卡拉OK,讓我待不上一個小時就悄然回家。十年了,當年的天真爛漫,像一顆顆過期的阿司匹林,治療不了城市人忙亂中衍生的“痛”,惟有借著煙酒來暫時麻醉。我忘了把回憶up-date,以至于我在他們的一口口酒和一支支煙中,依舊看到童年時的臉龐,格格不入。終究不能拒絕長大。就比如小時候,大姐有說不完的道理,二姐有教不完的唐詩,三姐有講不完的故事。如今,我對著姐姐的孩子,同樣地說道理、教唐詩、講故事……
而故事,從周遭開始。
考完試後被朋友慫恿著去看戲,看了中國片“我的父親母親”出來的那個下午,我發覺自己的心還被牽引在劇情裡。使我想起曾經在中國電影展時期到天后宮觀賞一部同樣是描繪親情的“天堂回信”。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在黑暗的禮堂裡,悄然把眼角的水滴拭去。回家的路上,朋友問為甚麼不會哭?很想告訴她我以前在家看“魯冰花”的時候,就偷偷躲在廚房裡淌淚。
我其實想說,我不願在別人面前掛著兩行熱淚。親情因素像一把火,會燃燒我淚腺裡潛藏著的鹹鹹積水,直至沸騰。我曾把100度後的滾燙倒在疊成錐形的無數高腳杯裡,像醇醇的香檳流瀉,然後宴客。不知是巧合還是別無所長,我少得可憐的得獎作品都離不開親情描寫。在谷中城裡無意識地逛了一圈,又回到電影院去觀賞韓國片“八月照相館”。劇終後出來,黑夜已放肆地在它的舞台上欺凌我們這樣小小的配角。我知道劇裡男主角的眷戀也一樣挽留不了夕陽,而黯然走入了另一個世界的黃昏裡去,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台灣歌手孟庭葦的民歌精選輯裡有一首“去吧!我的愛”,那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同樣地,當年從戲院出來的她,對著天空若有所思,她想起自己瞞著家人,提著吉他坐公車到民歌餐廳演唱的那段日子……她留給我詩意般的畫面,她讓我美麗的憧憬萌芽。所以當本地還沒有民歌餐廳的時候,我響往非常,總以為淳樸風味的民歌會在那裡演唱,然後配合著不插電的吉他演奏,在詩一樣的年華裡演繹出浪漫的情懷。後來民歌餐廳終于有了,也有好一些朋友去駐唱,幾次捧場下來,發覺他們都不熟悉民歌,我失望極了。淡淡的民歌,我喜歡;純純的新謠,我也愛。我知道了,對於一切未曾擁有的我都想要,可是好多好多我都得不到。
然後我聽說梁文福要來馬大,不覺地想起他的歌和他的書陪我成長的回憶。就那樣踱步在中文系那長長的走廊上,看著一幅幅他的海報,終于如願以償地從老師那裡獲取一張,然後趕緊回到住宿掛在佈告版上。我不是還沒有長大,也並非還未成熟,更非純然地崇拜偶像。不過因為梁文福曾經在我記憶裡存在過,姐姐嚴禁我小時候聽流行歌曲,卻從未阻止我聽他的歌。有人說,品味要隨著年齡增長而變換,但我以為,過去的人和事,全然不能抹煞掉。或許他已不復當年,而我或許也已經增長閱歷,可是記憶依然是記憶。
以上一段段幾乎雜亂無章的畫面,是破碎後再也拼湊不起來的鏡子,有著和皺紋拔河的圖景。知道的,浪漫盡是無聊的幻想,會有曲終人散的悵然,於是,一場場揮霍理性的劇情在開始發展。可是當發現自己多麼吝嗇于感性的一點點付出時,又開始害怕它殆盡的一日。成長以來,矛盾加深,此外,無他。
(星洲互動‧作者:郭麗雲(馬大學生)‧2001/07/13)
而故事,從周遭開始。
考完試後被朋友慫恿著去看戲,看了中國片“我的父親母親”出來的那個下午,我發覺自己的心還被牽引在劇情裡。使我想起曾經在中國電影展時期到天后宮觀賞一部同樣是描繪親情的“天堂回信”。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在黑暗的禮堂裡,悄然把眼角的水滴拭去。回家的路上,朋友問為甚麼不會哭?很想告訴她我以前在家看“魯冰花”的時候,就偷偷躲在廚房裡淌淚。
我其實想說,我不願在別人面前掛著兩行熱淚。親情因素像一把火,會燃燒我淚腺裡潛藏著的鹹鹹積水,直至沸騰。我曾把100度後的滾燙倒在疊成錐形的無數高腳杯裡,像醇醇的香檳流瀉,然後宴客。不知是巧合還是別無所長,我少得可憐的得獎作品都離不開親情描寫。在谷中城裡無意識地逛了一圈,又回到電影院去觀賞韓國片“八月照相館”。劇終後出來,黑夜已放肆地在它的舞台上欺凌我們這樣小小的配角。我知道劇裡男主角的眷戀也一樣挽留不了夕陽,而黯然走入了另一個世界的黃昏裡去,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台灣歌手孟庭葦的民歌精選輯裡有一首“去吧!我的愛”,那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同樣地,當年從戲院出來的她,對著天空若有所思,她想起自己瞞著家人,提著吉他坐公車到民歌餐廳演唱的那段日子……她留給我詩意般的畫面,她讓我美麗的憧憬萌芽。所以當本地還沒有民歌餐廳的時候,我響往非常,總以為淳樸風味的民歌會在那裡演唱,然後配合著不插電的吉他演奏,在詩一樣的年華裡演繹出浪漫的情懷。後來民歌餐廳終于有了,也有好一些朋友去駐唱,幾次捧場下來,發覺他們都不熟悉民歌,我失望極了。淡淡的民歌,我喜歡;純純的新謠,我也愛。我知道了,對於一切未曾擁有的我都想要,可是好多好多我都得不到。
然後我聽說梁文福要來馬大,不覺地想起他的歌和他的書陪我成長的回憶。就那樣踱步在中文系那長長的走廊上,看著一幅幅他的海報,終于如願以償地從老師那裡獲取一張,然後趕緊回到住宿掛在佈告版上。我不是還沒有長大,也並非還未成熟,更非純然地崇拜偶像。不過因為梁文福曾經在我記憶裡存在過,姐姐嚴禁我小時候聽流行歌曲,卻從未阻止我聽他的歌。有人說,品味要隨著年齡增長而變換,但我以為,過去的人和事,全然不能抹煞掉。或許他已不復當年,而我或許也已經增長閱歷,可是記憶依然是記憶。
以上一段段幾乎雜亂無章的畫面,是破碎後再也拼湊不起來的鏡子,有著和皺紋拔河的圖景。知道的,浪漫盡是無聊的幻想,會有曲終人散的悵然,於是,一場場揮霍理性的劇情在開始發展。可是當發現自己多麼吝嗇于感性的一點點付出時,又開始害怕它殆盡的一日。成長以來,矛盾加深,此外,無他。
(星洲互動‧作者:郭麗雲(馬大學生)‧200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