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常的,11點45分左右我就到了講堂,走到平時坐慣的位子坐下。沒多久,茹瑩和慧儀也趕在12點之前到了。沒想到的是,潘老師竟然在11點58分到達講堂,並開始講課,而且講的還是考試範圍。
回頭看著遲到而從後門進來的同學臉上驚訝的神情,考試範圍就讓茹瑩和慧儀去記下,反正過後借來抄也是一樣的。講完了考試範圍,潘老師說了一句類似“考試範圍我已經說了一半,遲到者自誤”的話,臉上還配合了適當的表情,心裡好像很得意的樣子。
我想:“誤了甚麼呢?問朋友不就知道了嗎?”
我向左邊的茹瑩說:“我好像很久沒有上潘老師的課了,感覺很陌生。”
茹瑩說:“當然啦!潘老師請了幾次病假,你又逃了幾次課,補課也不來。”
“逃課是因為趕assignment嘛!老師補課的時間我有其他課啊,又不是特意的。”我為自己辯護。
我又向右邊的慧儀說:“我們好像很久沒有一起上課了,是不是?”慧儀笑著連連點頭說是。
潘老師和往常一般輕鬆的在講課,我的思緒也和往常一般的四處飄蕩。十幾年的老毛病了,怎麼也改不了,做甚麼事都可以專心,就是上課無法專心。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這個樣子,本末倒置了16年半。(幼稚園1年+小學6年+中學6年+先修班2年+目前為止大學1年半,不過相信未來的1年半也不會有任何修改)
突然聽見潘老師說要點名,這可有點不尋常。連忙把四處亂飛的思緒都收回來,以免錯過了自己的名字。
“張XX!”全班的目光集中在講堂的後左角。
“為甚麼早上沒來上輔導課?”
“睡不醒。”張小姐不好意思的笑著答。一看表情就知道是故意睡不醒的,顯然撒謊技術並不高明。
“李XX!”左看右看,沒人舉手,“沒來嗎?”
“她生病了,發燒。”有朋友解釋。
“真的嗎?”潘老師公式化的質疑。
“真的。”好幾個女孩一起點頭,看來證人還不少,可信度蠻高的。……
“郭佩娟!”我舉了手,“收到風聲知道有點名,所以來了嗎?”
“冤枉!”我在心裡喊。但是,潘老師並沒有給我辯白的機會,繼續叫著別人的名字。雖然我的確有逃最後一堂課的念頭,但卻是良心發現所以來上課的,並沒有收到甚麼風聲,真的是太冤枉了。
剛好在1點左右點完了名,潘老師如常宣佈小休10分鐘。我獨個兒溜到文學院的食堂吃午餐,回到講堂時理所當然的已經繼續上課了。
潘老師看見我大搖大擺的從講堂後門進來,也就大庭廣眾的問:“佩娟,吃飽啦?”
沒想到我竟然面不改色的答:“沒有啦!散完步回來。”實在是太不尊師重道了。
我還未坐下,潘老師就繼續她的考試範圍,這次講的是必答題。潘老師說必答題會給一首詩,除了賞析以外,還必須寫出詩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等。結果,左邊喊古詩十九首,右邊喊漢樂府,後面喊建安詩歌,最後連屈原、陶淵明都出來了,難得熱鬧呵。
一陣鬧哄哄過後,又恢復了平常的調子。潘老師和往常一般輕鬆的在講課,我的思緒也和往常一般的四處飄蕩,直到潘老師說:“好了,最後一堂課就講到這裡。”
如常的,我又過完了一個學期。 (星洲互動‧郭佩娟(馬大學生)‧2001/01/09)
回頭看著遲到而從後門進來的同學臉上驚訝的神情,考試範圍就讓茹瑩和慧儀去記下,反正過後借來抄也是一樣的。講完了考試範圍,潘老師說了一句類似“考試範圍我已經說了一半,遲到者自誤”的話,臉上還配合了適當的表情,心裡好像很得意的樣子。
我想:“誤了甚麼呢?問朋友不就知道了嗎?”
我向左邊的茹瑩說:“我好像很久沒有上潘老師的課了,感覺很陌生。”
茹瑩說:“當然啦!潘老師請了幾次病假,你又逃了幾次課,補課也不來。”
“逃課是因為趕assignment嘛!老師補課的時間我有其他課啊,又不是特意的。”我為自己辯護。
我又向右邊的慧儀說:“我們好像很久沒有一起上課了,是不是?”慧儀笑著連連點頭說是。
潘老師和往常一般輕鬆的在講課,我的思緒也和往常一般的四處飄蕩。十幾年的老毛病了,怎麼也改不了,做甚麼事都可以專心,就是上課無法專心。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這個樣子,本末倒置了16年半。(幼稚園1年+小學6年+中學6年+先修班2年+目前為止大學1年半,不過相信未來的1年半也不會有任何修改)
突然聽見潘老師說要點名,這可有點不尋常。連忙把四處亂飛的思緒都收回來,以免錯過了自己的名字。
“張XX!”全班的目光集中在講堂的後左角。
“為甚麼早上沒來上輔導課?”
“睡不醒。”張小姐不好意思的笑著答。一看表情就知道是故意睡不醒的,顯然撒謊技術並不高明。
“李XX!”左看右看,沒人舉手,“沒來嗎?”
“她生病了,發燒。”有朋友解釋。
“真的嗎?”潘老師公式化的質疑。
“真的。”好幾個女孩一起點頭,看來證人還不少,可信度蠻高的。……
“郭佩娟!”我舉了手,“收到風聲知道有點名,所以來了嗎?”
“冤枉!”我在心裡喊。但是,潘老師並沒有給我辯白的機會,繼續叫著別人的名字。雖然我的確有逃最後一堂課的念頭,但卻是良心發現所以來上課的,並沒有收到甚麼風聲,真的是太冤枉了。
剛好在1點左右點完了名,潘老師如常宣佈小休10分鐘。我獨個兒溜到文學院的食堂吃午餐,回到講堂時理所當然的已經繼續上課了。
潘老師看見我大搖大擺的從講堂後門進來,也就大庭廣眾的問:“佩娟,吃飽啦?”
沒想到我竟然面不改色的答:“沒有啦!散完步回來。”實在是太不尊師重道了。
我還未坐下,潘老師就繼續她的考試範圍,這次講的是必答題。潘老師說必答題會給一首詩,除了賞析以外,還必須寫出詩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等。結果,左邊喊古詩十九首,右邊喊漢樂府,後面喊建安詩歌,最後連屈原、陶淵明都出來了,難得熱鬧呵。
一陣鬧哄哄過後,又恢復了平常的調子。潘老師和往常一般輕鬆的在講課,我的思緒也和往常一般的四處飄蕩,直到潘老師說:“好了,最後一堂課就講到這裡。”
如常的,我又過完了一個學期。 (星洲互動‧郭佩娟(馬大學生)‧200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