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孩變成少年,好像昨天。很快。很懷念,卻有些兒高興。
長大後,對以前熱衷的節目已漸漸淡去,不再有小時期待的喜悅。像現在。中秋節快到了。街上的商店都挂上燈籠待售。電視節目裡的廣告時間也頻頻報告月餅已上市了,說這家好,那家甜。
很難想像小時候,我和弟弟和附近的小孩子如何高興期待中秋節的來臨。當然,我們只想提燈籠,向其他的小孩炫耀自己的燈籠。然後大家成群結隊走在路上,燈籠裡點上蠟燭。我們用福建話大大聲的喊:籠籠籠,拿燈籠、機機機,拿飛機……然後哈哈笑成一團。如果燈籠著了火,我們又叫又跳站在那裡呱呱叫!
現在,覺得提燈籠只不過是這個樣子罷了。由長長瘦瘦的鐵絲做成一個模子,貼上顏色暗淡的燈籠紙及塗上一些顏色加強效果的燈籠。
或者,我還懷念以前提燈籠的童年。記得母親帶我和弟弟到附近阿姨家談天,那裡有許多小朋友。在那裡,母親與阿姨談天。我倆和那裡的小朋友玩遊戲。跳格子、放手帕、獨腳龍……夜了,母親牽著我們的小手回家。到了家門口,母親笑著喊:“叮咚,叮咚!”似門鈴響。我和弟弟也喊著:“爸爸開門,爸爸開門!”……
(星洲互動‧作者:林茹瑩(馬大學生)‧2001/06/14)
長大後,對以前熱衷的節目已漸漸淡去,不再有小時期待的喜悅。像現在。中秋節快到了。街上的商店都挂上燈籠待售。電視節目裡的廣告時間也頻頻報告月餅已上市了,說這家好,那家甜。
很難想像小時候,我和弟弟和附近的小孩子如何高興期待中秋節的來臨。當然,我們只想提燈籠,向其他的小孩炫耀自己的燈籠。然後大家成群結隊走在路上,燈籠裡點上蠟燭。我們用福建話大大聲的喊:籠籠籠,拿燈籠、機機機,拿飛機……然後哈哈笑成一團。如果燈籠著了火,我們又叫又跳站在那裡呱呱叫!
現在,覺得提燈籠只不過是這個樣子罷了。由長長瘦瘦的鐵絲做成一個模子,貼上顏色暗淡的燈籠紙及塗上一些顏色加強效果的燈籠。
或者,我還懷念以前提燈籠的童年。記得母親帶我和弟弟到附近阿姨家談天,那裡有許多小朋友。在那裡,母親與阿姨談天。我倆和那裡的小朋友玩遊戲。跳格子、放手帕、獨腳龍……夜了,母親牽著我們的小手回家。到了家門口,母親笑著喊:“叮咚,叮咚!”似門鈴響。我和弟弟也喊著:“爸爸開門,爸爸開門!”……
(星洲互動‧作者:林茹瑩(馬大學生)‧200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