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鄉的日子裡,已失去以農曆計算日子的方式,只偶爾聽到友人興奮提起回鄉過節的話語。沒有刻意的探聽及提起,因為心中清楚的知道,我的那一個月亮,並不在這一片天空上。
直到那一個星期一的傍晚,在夜市的小攤子上,看到了擺滿各色各樣的燈籠,才驚覺,中秋真的是向我靜靜的走來!
看到了美麗的燈籠,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家鄉。於是,我懷著小孩子的心情,擠在人群中,小心的為我親愛的家人及朋友選上一個最傳統的紙燈籠。那一個晚上,埋首於寫寄語,製信套之中,忙得不亦樂乎。小小的紙燈籠,寫上衷心的祝福,郵寄於海的另一頭的你們。
總覺得,中秋的意境是最美的。所以,在這美麗的佳節中,把我的欣喜及快樂與你們一同分享。
我異鄉的中秋,與考試檔期碰個正著。於是,賞月,吃月餅,提燈籠已成了破滅的幻想。我似乎也能感到嫦娥在月宮裡的惆悵了!
宿舍裡有個華人學生會的組織。學長們提早辦了個小小的聚會。日子雖然不對,但是卻非常的有味道。有月餅,有燈籠。唯一缺憾的是不肯露臉的月娘。
這一個夜,大家都有著滿滿的稚氣。我們每人手中都提著個燈籠,排著長長的隊伍,成群結隊的走在校園中。
隊伍穿過文學院,穿過古老的東姑禮堂,穿過湖水粼粼的馬大湖。我刻意的走在隊伍的尾端。一路上,我甚至不想把眼睛眨一眨,深怕這一眨,一切努力印記在腦海中的畫面又會突然消失。長長的人群,長長的燈籠,形成一種長長的美。
提燈會散時,是凌晨時分。與幾位相知的朋友,依舊遊盪在宿舍的小徑邊。我們為夜裡寂靜的金急雨掛上了色彩。小燈籠被掛在樹上,隨著夜風輕輕的搖擺。也許是風吹得猛些,一個紅色的燈籠瞬間成了一團火。被燃燒的燈籠隨風而飛,散碎成小小的火花,非常的蒼涼。
於是,我的遺憾,也在這樣的空間中不停的飄動。 (星洲互動‧作者:溫麗琴(馬大學生)‧2000/12/28)
直到那一個星期一的傍晚,在夜市的小攤子上,看到了擺滿各色各樣的燈籠,才驚覺,中秋真的是向我靜靜的走來!
看到了美麗的燈籠,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家鄉。於是,我懷著小孩子的心情,擠在人群中,小心的為我親愛的家人及朋友選上一個最傳統的紙燈籠。那一個晚上,埋首於寫寄語,製信套之中,忙得不亦樂乎。小小的紙燈籠,寫上衷心的祝福,郵寄於海的另一頭的你們。
總覺得,中秋的意境是最美的。所以,在這美麗的佳節中,把我的欣喜及快樂與你們一同分享。
我異鄉的中秋,與考試檔期碰個正著。於是,賞月,吃月餅,提燈籠已成了破滅的幻想。我似乎也能感到嫦娥在月宮裡的惆悵了!
宿舍裡有個華人學生會的組織。學長們提早辦了個小小的聚會。日子雖然不對,但是卻非常的有味道。有月餅,有燈籠。唯一缺憾的是不肯露臉的月娘。
這一個夜,大家都有著滿滿的稚氣。我們每人手中都提著個燈籠,排著長長的隊伍,成群結隊的走在校園中。
隊伍穿過文學院,穿過古老的東姑禮堂,穿過湖水粼粼的馬大湖。我刻意的走在隊伍的尾端。一路上,我甚至不想把眼睛眨一眨,深怕這一眨,一切努力印記在腦海中的畫面又會突然消失。長長的人群,長長的燈籠,形成一種長長的美。
提燈會散時,是凌晨時分。與幾位相知的朋友,依舊遊盪在宿舍的小徑邊。我們為夜裡寂靜的金急雨掛上了色彩。小燈籠被掛在樹上,隨著夜風輕輕的搖擺。也許是風吹得猛些,一個紅色的燈籠瞬間成了一團火。被燃燒的燈籠隨風而飛,散碎成小小的火花,非常的蒼涼。
於是,我的遺憾,也在這樣的空間中不停的飄動。 (星洲互動‧作者:溫麗琴(馬大學生)‧200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