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目字取代了書名,再也看不見熟悉的中名書名。 |
我努力把焦點鎖在主講人身上。他們口沫橫飛的話語變成子彈嗖嗖地從耳際穿梭。偶爾撞向四壁的書,夾在書脊與書脊間,沒有半點聲音。我企圖在雙眼專注前方的當兒,耳朵不安份的去捕捉藏在架子裡的聲音。它們掩飾很好,我聽不到它們嘀咕。也許是主講者的聲量太大,也可能它們都一直沉默就像在各地的同伴一樣,在過去幾十年來都只是靜靜的在等待一次次的出走和回返。
把借書卡遞到管理員面前,對方仔細地寫下書名、編號和日期。愉快地捧著書回去課室。借書卡快寫滿了書名,安徒生童話、西游記、聊齋,還有其他的童話故事。借書是一種期待,也是整個星期的重點,唯獨那一、兩節才可以自由地在圖書館裡活動。比賽誰先添滿借書卡是一種樂趣。
後來書卡上出現了蓋章,數目字取代了書名,再也看不見三國演義、福爾摩斯偵探集、衛斯理科幻小說等書名出現。書卡沒辦法添滿,很多時候編號裡不再隱藏著方塊字,而是密密麻麻的字母。現在,完全不需要書卡,只要經過掃瞄所有資料自動輸進電腦。歸還後,一切資料被清除。種種的記憶猶如進化的借還書程序無法持恆,一直更新,想找也無跡可尋。
目光再次和薄薄的書身交投。我的視線被吸進那日光燈遺漏的縫隙裡。在漆黑中,我再次看見那添滿二十個書名的卡。但缺了一個角。耳邊傳來一把聲音,說著“看書是不分年齡,所看的書會有階段性,人不斷長大,需要的書也不同。”
借書,借點記憶還給以後的自己。
記育群華小圖書館內的一場文學營
(星洲互動‧作者:張慧敏(馬大學生)‧200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