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對於日期和節日不敏感的我來說,一點概念也沒有。如果不是朋友一再提醒端午節快到了,要回家鄉吃粽子,我想我可能徹底忘記屈原和端午節的由來。
近幾年都是等到朋友把粽子放在我面前,我才驚覺一年的時光又這樣悄悄地來,然後悄悄地走了。
身邊的朋友都紛紛回家,和家人慶祝端午節。大家都懷念媽媽裹的粽子,也想沉浸在溫馨和幸福中。屋子顯得冷清,只留下另一位朋友和我。
我沒有選擇在這樣的節日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島。小島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距離支配著我的舉動。
以前我總覺得節日只是生活的點綴。在節日裡,食品總會被大人擺在櫃台上向神明祭拜,最後還是被吃進大家的肚子。
我常常覺得很不屑,因為大人們往往為了買水果和食品來當祭品,可以很闊綽。傳統文化還是要根據時代的腳步,這樣的精神寄托方式似乎不合時宜。之所以這樣我一直都不太重視節日。
現在我才體會到節日最根本的意義,也只不過是讓一家人有個團聚一起的機會。過去自己一直沒有離開過家人,對於節日的來去覺得理所當然,不懂得所謂的珍惜。
如今我只能在一個不同的呼吸空間裡去回想曾經的幸福和溫馨畫面。
朋友從家裡帶了粽子回來,而我不需要在家裡才可以吃粽子,我甚至有機會吃到不同特色的粽子。弄開繩子,小心的捧著粽子,去開裹住的葉。
吃著粽子,咬著餡料,就像咬著一種幸福。沒有粽子,端午節會被我遺忘,連幸福也被我遺忘。
(星洲互動‧作者:張慧敏(馬大學生)‧2001/06/30)
近幾年都是等到朋友把粽子放在我面前,我才驚覺一年的時光又這樣悄悄地來,然後悄悄地走了。
身邊的朋友都紛紛回家,和家人慶祝端午節。大家都懷念媽媽裹的粽子,也想沉浸在溫馨和幸福中。屋子顯得冷清,只留下另一位朋友和我。
我沒有選擇在這樣的節日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島。小島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距離支配著我的舉動。
以前我總覺得節日只是生活的點綴。在節日裡,食品總會被大人擺在櫃台上向神明祭拜,最後還是被吃進大家的肚子。
我常常覺得很不屑,因為大人們往往為了買水果和食品來當祭品,可以很闊綽。傳統文化還是要根據時代的腳步,這樣的精神寄托方式似乎不合時宜。之所以這樣我一直都不太重視節日。
現在我才體會到節日最根本的意義,也只不過是讓一家人有個團聚一起的機會。過去自己一直沒有離開過家人,對於節日的來去覺得理所當然,不懂得所謂的珍惜。
如今我只能在一個不同的呼吸空間裡去回想曾經的幸福和溫馨畫面。
朋友從家裡帶了粽子回來,而我不需要在家裡才可以吃粽子,我甚至有機會吃到不同特色的粽子。弄開繩子,小心的捧著粽子,去開裹住的葉。
吃著粽子,咬著餡料,就像咬著一種幸福。沒有粽子,端午節會被我遺忘,連幸福也被我遺忘。
(星洲互動‧作者:張慧敏(馬大學生)‧200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