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學校總監甘武日前主持理科教師(來自大馬各地)訓練班開幕時,促請教師不應只單單培養會考成績傑出的學生,還要發掘學生的天才與想像力。他說:“科學的重要不在於學習,而是發問;不在於熟記,而是好奇;不在於被告知,而是嘗試作發現。”
這一席話,正好說明我們過去的教學必須改變態度,必須採用新的與科學及生動的方法教導學生。為此,甘武氏籲請教師參加教育改善行列,以謹慎但富有冒險發現精神進行研究,吸取新知識,然後應用到教學上。
我們的教師是不是富有進取精神?是不是被充份照顧到,以繼續作研究?這是值得每個人去考慮的問題。
傳統性的教學系統,旨在鼓勵學生會考及大考成績上考獲美好成績,誠然是不足的。我還記得在學校讀書時,尤其是碰上會考的年頭,教師們的集中力便在教導學生注意會考題目。講義、參考書盡往學生身上壓,好像非要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去啃那些書本不可。
至於其他知識,教不教也無所謂了,反正大家都在爭著一張文憑。但其結果呢?勤力的學生會去嚼一本本的筆記、書本、講義。懶惰的學生甚麼也不讀。到頭來,一個是背書蟲,一個是懶惰蟲。會考成績公佈,多數是勤力的學生獲優。
可是,這勤力的學生在當時所死啃的知識大抵是囫圇吞棗,過後又忘了,甚至與社會生活脫離得太遠。這種教學法固然不算成功,我們的學校正有不少是犯上這種毛病的。
教學態度待檢討
一個負有責任感的教師不應該是馬虎、故步自封的。由於他是許許多多學生學習的榜樣,他一定要以身作則,努力充實自己。他應該用動人的教學法提供新鮮的,極有用處的知識給學生,不要整天老是捧著書本在依樣葫蘆的說文解字,更不能借故會考將來臨,讓學生有一個月或兩個星期準備。來到課室不再教書,只叫學生自修。為甚麼要這樣呢?難道繼續教書會“耽誤”學生的考試?
也有的教師,自己擁有的知識膚淺,竟在班上東拉西扯,拉過時間。我記得在高中畢業班那年,一位不知為何會被派來擔任歷史課的老師,來到班上發了講義,就大談貓狗的心理狀況,又亂扯自己的生活,辯護自己雖上舞場,喝酒,但不亂來。
整整一個學期,只講一章法國大革命──可憐的兩章講義。如果說真正去分析法國大革命來龍去脈及其影響等,講幾個月也可以。他只是花一節時間講完(唸講義),就高談其他闊論了,無聊得可以。
這些教學態度是否要得?如是,甘武先生的談話,每個教師都應該拿來反省,檢討。
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教師的重責不可卸。
(1969年8月7日) (星洲互動‧供稿:謝詩堅《採訪外集》‧2001/10/07)
這一席話,正好說明我們過去的教學必須改變態度,必須採用新的與科學及生動的方法教導學生。為此,甘武氏籲請教師參加教育改善行列,以謹慎但富有冒險發現精神進行研究,吸取新知識,然後應用到教學上。
我們的教師是不是富有進取精神?是不是被充份照顧到,以繼續作研究?這是值得每個人去考慮的問題。
傳統性的教學系統,旨在鼓勵學生會考及大考成績上考獲美好成績,誠然是不足的。我還記得在學校讀書時,尤其是碰上會考的年頭,教師們的集中力便在教導學生注意會考題目。講義、參考書盡往學生身上壓,好像非要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去啃那些書本不可。
至於其他知識,教不教也無所謂了,反正大家都在爭著一張文憑。但其結果呢?勤力的學生會去嚼一本本的筆記、書本、講義。懶惰的學生甚麼也不讀。到頭來,一個是背書蟲,一個是懶惰蟲。會考成績公佈,多數是勤力的學生獲優。
可是,這勤力的學生在當時所死啃的知識大抵是囫圇吞棗,過後又忘了,甚至與社會生活脫離得太遠。這種教學法固然不算成功,我們的學校正有不少是犯上這種毛病的。
教學態度待檢討
一個負有責任感的教師不應該是馬虎、故步自封的。由於他是許許多多學生學習的榜樣,他一定要以身作則,努力充實自己。他應該用動人的教學法提供新鮮的,極有用處的知識給學生,不要整天老是捧著書本在依樣葫蘆的說文解字,更不能借故會考將來臨,讓學生有一個月或兩個星期準備。來到課室不再教書,只叫學生自修。為甚麼要這樣呢?難道繼續教書會“耽誤”學生的考試?
也有的教師,自己擁有的知識膚淺,竟在班上東拉西扯,拉過時間。我記得在高中畢業班那年,一位不知為何會被派來擔任歷史課的老師,來到班上發了講義,就大談貓狗的心理狀況,又亂扯自己的生活,辯護自己雖上舞場,喝酒,但不亂來。
整整一個學期,只講一章法國大革命──可憐的兩章講義。如果說真正去分析法國大革命來龍去脈及其影響等,講幾個月也可以。他只是花一節時間講完(唸講義),就高談其他闊論了,無聊得可以。
這些教學態度是否要得?如是,甘武先生的談話,每個教師都應該拿來反省,檢討。
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教師的重責不可卸。
(1969年8月7日) (星洲互動‧供稿:謝詩堅《採訪外集》‧200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