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癒後的我,甜睡在母親的懷抱,坐著的士離開了醫院,往家鄉奔去……
汽車一路駛到家鄉,已經是黃昏時刻了。此刻家鄉的巷道顯得異常寧靜。的士駛過的石子路面,捲起飛舞的塵土,在斜陽一抹的照射下,塵沙滾滾的顯得更加的孤寂,讓人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且,村裡的人都好像失去了蹤影。
母親抱著我坐在車裡不住的揣測,這種寧靜,簡直不尋常得令人心慄。
車子駛過幾條了無人跡的小巷,終於到達家門口。
母親抱著我一下車,婆婆便神色匆匆的迎來,把我倆拉進屋子裡。婆婆一臉焦慮,道出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原來,我出院的那一天,正是1969年5月13日。我國自獨立以來唯一的不幸種族暴動事件就在這天發生。傳聞這宗流血事件的肇端是從首都吉隆坡開始,並且漸漸向全國各地蔓延開來,舉國上下繪聲繪影,人心惶惶。
有鑑於此,政府也在當天下令全國性戒嚴。這起突而其來的不幸,聽說早在母親和我還未離開吉隆坡時就發生了,命大的我竟然逃過劫數,在懵懵懂懂下呼呼大睡的回到家鄉,然而,家中等著我們回來的人,沒有一個不擔心我們母子的安危。
母親和我一回到家時候,村裡的人幾乎全部失了蹤,原來此時此刻,村民都已然生活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中。尤其當天色一暗下來時,因為害怕的心理,村中的婦孺都擠進鄰街1位賴先生的雙層舊式板屋的樓上避難,而村裡的男人壯丁,則聚集在樓下戒備。
在這人人都逃之夭夭的巷道,只有婆婆與父親,他們堅持非要留在自己的屋裡,等到母親和我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不可。
婆婆和父親在屋裡心焦如焚盼望的等待,好不容易的才等到我們的歸來。這時,眼看天色就快暗了下來,婆婆自母親懷抱中抱過了我,父母親更匆匆忙忙的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品,一家大小也尾隨村中的人到賴先生那間雙層大屋家中避難去。
這間雙層大屋,在我們姍姍來遲的當兒已經是擠滿了人。樓下看守的都是村裡的壯丁,一個個都神色緊張的戒備著,絲毫也不放鬆,女人和小孩則都被安排到樓上的廳堂去了。
父親一到來,立刻加入守衛行列,婆婆則提拿燭火領著母親和襁褓中的我,穿過人群,攀著階梯一步步的走上樓去。
我們婆媳孫3人,來到樓上在微微燭光照耀下,婆婆與母親不禁嚇了一跳,原來這座偌大屋內的樓上此刻竟然是人潮洶湧:坐著的、站著的、躺著的,無處不在,把整個樓上都擠的水洩不通;大人,小孩,老人,個個都神色凝重,看來大家都為這場種族誤會而吃盡了苦頭。
婆婆手上點著燭光,馬上引起一撮人的不安。他們要婆婆把燭光熄滅,以免對方看到火光而發現我們的匿身處。婆婆無奈的吹熄了蠟燭,在一片黑漆漆中慢慢摸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讓我們母子歇腳的空隙角落。
在這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孩子們都害怕得哭叫連天,哭聲此起彼落。
婆婆和母親護著剛出院的我,在黑暗推推擠擠的人群中坐下,一點也不敢亂動,唯恐我會被他人壓著。
他們一會兒擔心我會受傷,一會兒又擔心我會挨餓;擔心我睡不好,擔心外面的局勢不可收拾,那一夜,他們就是那麼一直提心吊膽的守著我到天亮。
等……大家都在等,沒有人能抱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入睡;而我也無法在這麼一個又熱又暗又吵又雜的夜裡入眠,於是等待黎明似乎成了大家唯一的希望。
漆黑的夜裡,突然間起了一陣騷動。
“哎喲!”
人群中突然間傳出了痛苦的叫聲……
婆婆和母親立刻緊張地擁緊著我,探頭向那發出叫聲的黑暗角落望去,心跳在無法控制下加速。
“要生了!要生了!”
大家都鬆了口氣。原來其中一個挺著肚子跟著大家一齊避難的女人就快臨產了。眾人這頭放下心來,那頭又開始為她臨產的事著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是找不到一個良策。有人建議當場為她接生,但是在這連柴油燈都不敢點燃的黑夜;在這又黑又暗的非常時期,又能去那裡找個會接生的人呢?
眼看肚子裡孩子就快生了出來,大家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最後只好勞動樓下幾個膽大的青年,趕緊叫了輛車,一路上左顧右盼的,將她送到幾哩外城鎮的醫院去。
樓下守衛的男人整夜輪班把守,絲毫不敢放鬆警惕,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拼命的敲擊鐵桶鐵罐。那一個漫長的夜裡,也因為好幾次的錯誤警報,把樓上的婦孺都嚇得幾乎哭了出來,鬧出不少哭笑不得的場面。
黎明,終於來臨。
晨曦,從樓上的木板縫隙照射進屋裡,照在一張張等待曙光的喜悅臉龐上,大家總算平平安安的熬過了一夜。
天亮了,已沒有了黑夜實行的戒嚴令。村民們拖著惺忪的眼和疲憊的身軀各自回家去。家人抱著我也回到自己的家,婆婆亦總算鬆了一口氣,因為她再也不必在擁擠人群的夜裡不停擔心著我的安全。
第二天入夜,婆婆堅持留在家中,父母苦勸不果後,為方便照顧便索性一併把我也留在家裡。那一夜,我們竟然平安的渡過。
好多天都過去了,戒嚴令也撤銷了,我們都總算相安無事的過去……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8/10)
汽車一路駛到家鄉,已經是黃昏時刻了。此刻家鄉的巷道顯得異常寧靜。的士駛過的石子路面,捲起飛舞的塵土,在斜陽一抹的照射下,塵沙滾滾的顯得更加的孤寂,讓人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且,村裡的人都好像失去了蹤影。
母親抱著我坐在車裡不住的揣測,這種寧靜,簡直不尋常得令人心慄。
車子駛過幾條了無人跡的小巷,終於到達家門口。
母親抱著我一下車,婆婆便神色匆匆的迎來,把我倆拉進屋子裡。婆婆一臉焦慮,道出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原來,我出院的那一天,正是1969年5月13日。我國自獨立以來唯一的不幸種族暴動事件就在這天發生。傳聞這宗流血事件的肇端是從首都吉隆坡開始,並且漸漸向全國各地蔓延開來,舉國上下繪聲繪影,人心惶惶。
有鑑於此,政府也在當天下令全國性戒嚴。這起突而其來的不幸,聽說早在母親和我還未離開吉隆坡時就發生了,命大的我竟然逃過劫數,在懵懵懂懂下呼呼大睡的回到家鄉,然而,家中等著我們回來的人,沒有一個不擔心我們母子的安危。
母親和我一回到家時候,村裡的人幾乎全部失了蹤,原來此時此刻,村民都已然生活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中。尤其當天色一暗下來時,因為害怕的心理,村中的婦孺都擠進鄰街1位賴先生的雙層舊式板屋的樓上避難,而村裡的男人壯丁,則聚集在樓下戒備。
在這人人都逃之夭夭的巷道,只有婆婆與父親,他們堅持非要留在自己的屋裡,等到母親和我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不可。
婆婆和父親在屋裡心焦如焚盼望的等待,好不容易的才等到我們的歸來。這時,眼看天色就快暗了下來,婆婆自母親懷抱中抱過了我,父母親更匆匆忙忙的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品,一家大小也尾隨村中的人到賴先生那間雙層大屋家中避難去。
這間雙層大屋,在我們姍姍來遲的當兒已經是擠滿了人。樓下看守的都是村裡的壯丁,一個個都神色緊張的戒備著,絲毫也不放鬆,女人和小孩則都被安排到樓上的廳堂去了。
父親一到來,立刻加入守衛行列,婆婆則提拿燭火領著母親和襁褓中的我,穿過人群,攀著階梯一步步的走上樓去。
我們婆媳孫3人,來到樓上在微微燭光照耀下,婆婆與母親不禁嚇了一跳,原來這座偌大屋內的樓上此刻竟然是人潮洶湧:坐著的、站著的、躺著的,無處不在,把整個樓上都擠的水洩不通;大人,小孩,老人,個個都神色凝重,看來大家都為這場種族誤會而吃盡了苦頭。
婆婆手上點著燭光,馬上引起一撮人的不安。他們要婆婆把燭光熄滅,以免對方看到火光而發現我們的匿身處。婆婆無奈的吹熄了蠟燭,在一片黑漆漆中慢慢摸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讓我們母子歇腳的空隙角落。
在這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孩子們都害怕得哭叫連天,哭聲此起彼落。
婆婆和母親護著剛出院的我,在黑暗推推擠擠的人群中坐下,一點也不敢亂動,唯恐我會被他人壓著。
他們一會兒擔心我會受傷,一會兒又擔心我會挨餓;擔心我睡不好,擔心外面的局勢不可收拾,那一夜,他們就是那麼一直提心吊膽的守著我到天亮。
等……大家都在等,沒有人能抱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入睡;而我也無法在這麼一個又熱又暗又吵又雜的夜裡入眠,於是等待黎明似乎成了大家唯一的希望。
漆黑的夜裡,突然間起了一陣騷動。
“哎喲!”
人群中突然間傳出了痛苦的叫聲……
婆婆和母親立刻緊張地擁緊著我,探頭向那發出叫聲的黑暗角落望去,心跳在無法控制下加速。
“要生了!要生了!”
大家都鬆了口氣。原來其中一個挺著肚子跟著大家一齊避難的女人就快臨產了。眾人這頭放下心來,那頭又開始為她臨產的事著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是找不到一個良策。有人建議當場為她接生,但是在這連柴油燈都不敢點燃的黑夜;在這又黑又暗的非常時期,又能去那裡找個會接生的人呢?
眼看肚子裡孩子就快生了出來,大家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最後只好勞動樓下幾個膽大的青年,趕緊叫了輛車,一路上左顧右盼的,將她送到幾哩外城鎮的醫院去。
樓下守衛的男人整夜輪班把守,絲毫不敢放鬆警惕,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拼命的敲擊鐵桶鐵罐。那一個漫長的夜裡,也因為好幾次的錯誤警報,把樓上的婦孺都嚇得幾乎哭了出來,鬧出不少哭笑不得的場面。
黎明,終於來臨。
晨曦,從樓上的木板縫隙照射進屋裡,照在一張張等待曙光的喜悅臉龐上,大家總算平平安安的熬過了一夜。
天亮了,已沒有了黑夜實行的戒嚴令。村民們拖著惺忪的眼和疲憊的身軀各自回家去。家人抱著我也回到自己的家,婆婆亦總算鬆了一口氣,因為她再也不必在擁擠人群的夜裡不停擔心著我的安全。
第二天入夜,婆婆堅持留在家中,父母苦勸不果後,為方便照顧便索性一併把我也留在家裡。那一夜,我們竟然平安的渡過。
好多天都過去了,戒嚴令也撤銷了,我們都總算相安無事的過去……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