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我一、二年級時的同班同學。和我一樣,他曾經爬在地上。
當一年級級任老師為我們班上同學調位時,我便開始認識同桌的他。
吳同學,一個來自沿海椰林的小男孩,雖然他患的不是脆骨症,但和我一樣,他亦站不起來。
他是個身患小兒麻痺症的不幸孩子,一支左腳,除了膝蓋又圓又大之外,大腿和小腿,簡直瘦得只剩一層皮包骨。
他告訴我,那支枯瘦的左腳,幾乎完全喪失感覺,我起初不相信,直到好多次我用懷疑的手偷偷的去擠扭它,而他竟然不能感覺得到,我才相信世間上原來也有這麼一種病症。
雖然當時,我好奇他那條瘦弱的小腳不亞於別人對我自己一雙彎曲小腳,但是卻從來都不敢去問他是甚麼原因造成他那樣,就如我不願意讓別人碰觸到自己的傷痛一樣。
他站不起來,卻似乎不帶一絲悲痛的爬在地上。兩隻手掌按在地上,再用兩個膝蓋頂著,他在地面上飛奔得好快好快。
的確,他的開朗,他的樂觀,是當時的我所不能比擬的。讓我永遠都無法忘記的是他頸項掛著紅布縫起的三角神符,以及一個手指般大小的銀色小管子。
這兩件他童年時的寶貝,總在他飛快爬行的時候發出清脆的鈴鈴聲,而這種鈴鈴聲依舊在多少年後的今天回盪在我耳際。當時年幼的我一直好奇的想將他頸項掛著的銀管子打開來瞧瞧裡頭裝著的是甚麼東西,但是卻因害帕冒犯了神靈而打消念頭。
記得他多麼天真的對我說,他身上的神符是他媽媽向“神靈”那裡討來給他的,戴著神符和銀管子,他就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甚至會有一天,會有那麼一天,他的腳會完完全全好起來……
我苦笑……又羡慕……我羡慕他的樂觀。至少,他還能夠抱著一絲希望爬在地上,等待奇蹟,而我,我卻從來都不敢去奢想。
和他同桌的那一天開始,我們成了要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的關係吧,我們都同情對方必須面對坎坷命運,重重阻滯,忍受上天不公平的對待,無助的盼望將來……
每天放學後,當同學們都各自離去,教室裡外靜寂無人的時刻,就只剩下我和他等著家人的到來。
他的啞巴叔叔幾乎每天風雨不改的載著他上下學,從來不曾抱怨過。因此,每天當放學鐘聲一響,在等著他的啞叔及我家人到來的當兒,在守著人去樓空的一座校園內,在只剩下兩個爬在地上的人的世界裡,在沒有同學的嘲笑,也沒有人群窺視的時刻,我和他總會自由自在的在課室外走廊上爬行,追逐嬉戲,有時甚至還在渠邊無憂無慮的耍樂。
每每啞叔到來,總會把我們那天短暫的歡樂寫上句點。他走了,看著他走了,坐在啞叔的腳踏車上回家去了。校園裡,只剩下我,落寞的等著還未到來的家人。
就這樣,我和吳同學2年來一齊爬過課室的每個角落。一直至三年級那年,母校實施的調班制度,我們才因為調班的緣故而不再同一班上課了。
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非常不習慣,又有幾分失落感,突然感覺世上只剩下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繼續爬行著,沒有同伴,沒有朋友……
爬完小學六年求學的生涯,我們都幸運的獲得機會到馬大醫院去動手術,而今天,我們都站了起來——用自己的一雙腳。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8/18)
當一年級級任老師為我們班上同學調位時,我便開始認識同桌的他。
吳同學,一個來自沿海椰林的小男孩,雖然他患的不是脆骨症,但和我一樣,他亦站不起來。
他是個身患小兒麻痺症的不幸孩子,一支左腳,除了膝蓋又圓又大之外,大腿和小腿,簡直瘦得只剩一層皮包骨。
他告訴我,那支枯瘦的左腳,幾乎完全喪失感覺,我起初不相信,直到好多次我用懷疑的手偷偷的去擠扭它,而他竟然不能感覺得到,我才相信世間上原來也有這麼一種病症。
雖然當時,我好奇他那條瘦弱的小腳不亞於別人對我自己一雙彎曲小腳,但是卻從來都不敢去問他是甚麼原因造成他那樣,就如我不願意讓別人碰觸到自己的傷痛一樣。
他站不起來,卻似乎不帶一絲悲痛的爬在地上。兩隻手掌按在地上,再用兩個膝蓋頂著,他在地面上飛奔得好快好快。
的確,他的開朗,他的樂觀,是當時的我所不能比擬的。讓我永遠都無法忘記的是他頸項掛著紅布縫起的三角神符,以及一個手指般大小的銀色小管子。
這兩件他童年時的寶貝,總在他飛快爬行的時候發出清脆的鈴鈴聲,而這種鈴鈴聲依舊在多少年後的今天回盪在我耳際。當時年幼的我一直好奇的想將他頸項掛著的銀管子打開來瞧瞧裡頭裝著的是甚麼東西,但是卻因害帕冒犯了神靈而打消念頭。
記得他多麼天真的對我說,他身上的神符是他媽媽向“神靈”那裡討來給他的,戴著神符和銀管子,他就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甚至會有一天,會有那麼一天,他的腳會完完全全好起來……
我苦笑……又羡慕……我羡慕他的樂觀。至少,他還能夠抱著一絲希望爬在地上,等待奇蹟,而我,我卻從來都不敢去奢想。
和他同桌的那一天開始,我們成了要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的關係吧,我們都同情對方必須面對坎坷命運,重重阻滯,忍受上天不公平的對待,無助的盼望將來……
每天放學後,當同學們都各自離去,教室裡外靜寂無人的時刻,就只剩下我和他等著家人的到來。
他的啞巴叔叔幾乎每天風雨不改的載著他上下學,從來不曾抱怨過。因此,每天當放學鐘聲一響,在等著他的啞叔及我家人到來的當兒,在守著人去樓空的一座校園內,在只剩下兩個爬在地上的人的世界裡,在沒有同學的嘲笑,也沒有人群窺視的時刻,我和他總會自由自在的在課室外走廊上爬行,追逐嬉戲,有時甚至還在渠邊無憂無慮的耍樂。
每每啞叔到來,總會把我們那天短暫的歡樂寫上句點。他走了,看著他走了,坐在啞叔的腳踏車上回家去了。校園裡,只剩下我,落寞的等著還未到來的家人。
就這樣,我和吳同學2年來一齊爬過課室的每個角落。一直至三年級那年,母校實施的調班制度,我們才因為調班的緣故而不再同一班上課了。
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非常不習慣,又有幾分失落感,突然感覺世上只剩下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繼續爬行著,沒有同伴,沒有朋友……
爬完小學六年求學的生涯,我們都幸運的獲得機會到馬大醫院去動手術,而今天,我們都站了起來——用自己的一雙腳。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