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日子,一段相當長的時日,蘇源新同學成了我最談得來的知己。
大概是五年級那年開始吧,由於喜歡繪畫,再加上當時香港武打漫畫的流行,使我成了標準的漫畫迷,而且還立志當上漫畫家呢!
當年,班上除了我之外,還有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若算超級狂熱者就非屬我和源新不可了。那令人回憶起來都覺莞爾的日子,就因為共同的興趣,把我們兩個好勝的小不點給拴在一起。幾乎每一個下午,源新都會像隻季候鳥似的,飛到我家中來。
為了發表我偉大的“傑作”,每天放學回到家一做完功課,我就會拿出紙筆來,坐在屋前那張長木椅上,繪幾個武俠漫畫人物,恭候這位朋友的光臨。當然,這位似乎是慕名而來的常客也從不讓我失望。他的登門造訪,總是讓我們有機會塗鴉一整個下午,因為不甘示弱的他,總會對我的漫畫品頭論足一番,然後再拿起鉛筆,繪出幾個他認為比起我的作品更好的人物。這種好勝的性格,常讓我們有著一場又一場的比拼,也教我倆的“繪功”精進不少,更難得的是,友情亦在歡笑中愈漸穩固。
為了滿足當漫畫家的欲望,我們兩個小子到後來甚至設計了許多漫畫人物,情結等……甚麼“一皇二帥三將軍,四神五鬼六魔怪……”就是這樣成了我們侃侃而談的話題。因為想更突出漫畫家的身份,源新和我還為自己按了一籮筐武俠味極濃的筆名。
升上中學後,由於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興趣也稍為的改變了。源新和我開始把繪漫畫的筆桿轉移,從七彩生動的人物,跳入飛檐走壁,天馬行空的武俠小說故事裡,竟然當起班上的武俠小說作家來。
為了不讓班上同學失望以及滿足大家的閱讀癮,源新和我對市面上的各類武俠小說苦心鑽研,試圖提升自己在文法中的造詣,向當時風行的武俠小說偷師,以寫出一篇篇較有水準,足以滿足我倆虛榮心的作品。
我們小說中主角人物的豪邁飄逸,幾乎成了我們每日課餘時間的話題。就是這樣,我們憑著年少擁有的一股傻勁,以及那一丁點膚淺的華文根基和生澀的文筆,在一格格的稿紙上,把武林搞得滿城風雨;把江湖弄得面目全非。
後來,我們寫武俠小說的狂熱,也在班上掀起了一股熱潮,吸引了幾位平時也愛塗塗寫寫的同學,大夥兒加入了戰圍,一時間月光劍影,各大門派,在我們毫無忌憚的筆尖勾劃下,大英雄小人物一個個粉墨登場,一見高低。奈何,終究是年少耐力不足,我們編寫的武俠小說,總是在大家讀得興起時;在考試季節來臨的時候來不及交待武林恩怨結局下無疾而終。
一直在我念中二那年,源新離開了學校,一時間,他的離去使我在“華山”失去了一個可以比武論劍的好對手,終於在無敵的寂寞中退隱了江湖。
如今,源新和我始終都沒有成為甚麼漫畫家或作家,但是我們當年的傻勁卻成了追憶往事的美麗故事,那依然擱在屋前的長椅,雖然不再看見當年我們筆下的俠客豪情,卻可以隱約聽見那串串曾經掛在我們嘴角邊的年少執著,還有那些永不言倦的奮斗精神。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9/02)
大概是五年級那年開始吧,由於喜歡繪畫,再加上當時香港武打漫畫的流行,使我成了標準的漫畫迷,而且還立志當上漫畫家呢!
當年,班上除了我之外,還有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若算超級狂熱者就非屬我和源新不可了。那令人回憶起來都覺莞爾的日子,就因為共同的興趣,把我們兩個好勝的小不點給拴在一起。幾乎每一個下午,源新都會像隻季候鳥似的,飛到我家中來。
為了發表我偉大的“傑作”,每天放學回到家一做完功課,我就會拿出紙筆來,坐在屋前那張長木椅上,繪幾個武俠漫畫人物,恭候這位朋友的光臨。當然,這位似乎是慕名而來的常客也從不讓我失望。他的登門造訪,總是讓我們有機會塗鴉一整個下午,因為不甘示弱的他,總會對我的漫畫品頭論足一番,然後再拿起鉛筆,繪出幾個他認為比起我的作品更好的人物。這種好勝的性格,常讓我們有著一場又一場的比拼,也教我倆的“繪功”精進不少,更難得的是,友情亦在歡笑中愈漸穩固。
為了滿足當漫畫家的欲望,我們兩個小子到後來甚至設計了許多漫畫人物,情結等……甚麼“一皇二帥三將軍,四神五鬼六魔怪……”就是這樣成了我們侃侃而談的話題。因為想更突出漫畫家的身份,源新和我還為自己按了一籮筐武俠味極濃的筆名。
升上中學後,由於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興趣也稍為的改變了。源新和我開始把繪漫畫的筆桿轉移,從七彩生動的人物,跳入飛檐走壁,天馬行空的武俠小說故事裡,竟然當起班上的武俠小說作家來。
為了不讓班上同學失望以及滿足大家的閱讀癮,源新和我對市面上的各類武俠小說苦心鑽研,試圖提升自己在文法中的造詣,向當時風行的武俠小說偷師,以寫出一篇篇較有水準,足以滿足我倆虛榮心的作品。
我們小說中主角人物的豪邁飄逸,幾乎成了我們每日課餘時間的話題。就是這樣,我們憑著年少擁有的一股傻勁,以及那一丁點膚淺的華文根基和生澀的文筆,在一格格的稿紙上,把武林搞得滿城風雨;把江湖弄得面目全非。
後來,我們寫武俠小說的狂熱,也在班上掀起了一股熱潮,吸引了幾位平時也愛塗塗寫寫的同學,大夥兒加入了戰圍,一時間月光劍影,各大門派,在我們毫無忌憚的筆尖勾劃下,大英雄小人物一個個粉墨登場,一見高低。奈何,終究是年少耐力不足,我們編寫的武俠小說,總是在大家讀得興起時;在考試季節來臨的時候來不及交待武林恩怨結局下無疾而終。
一直在我念中二那年,源新離開了學校,一時間,他的離去使我在“華山”失去了一個可以比武論劍的好對手,終於在無敵的寂寞中退隱了江湖。
如今,源新和我始終都沒有成為甚麼漫畫家或作家,但是我們當年的傻勁卻成了追憶往事的美麗故事,那依然擱在屋前的長椅,雖然不再看見當年我們筆下的俠客豪情,卻可以隱約聽見那串串曾經掛在我們嘴角邊的年少執著,還有那些永不言倦的奮斗精神。
(星洲互動‧供稿:沈偉鴻《我一定要站起來》‧20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