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在演講會場,或是接到讀者來信,提及──這幾年來,我經常以“情緒管理”為主題來寫作和演說,能否以“青少年”這個年齡層為主,來探討青少年這段生命轉型過程中的身心狀態,同時提供情緒管理的妙方,讓青少年更瞭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改善親子相處的氣氛。
看到這些誠摯卻略帶焦慮的爸媽的臉龐,看到書信中提及親子間可怕的衝突和做爸媽的無奈,我開始把著眼點放到青少年身上了。
在“學海周刊青少年EQ”系列裡,我將從情緒狀態、行為表現的“指標”、“青少年如何“自我探索”、現學現用的“EQ妙方”以及“和爸媽談心”等多角度來寫作,歡迎大家一起來關心青少年的EQ成長。 (星洲互動‧提供:吳娟瑜《吳娟瑜的快樂哲學》‧2001/04/15)
看到這些誠摯卻略帶焦慮的爸媽的臉龐,看到書信中提及親子間可怕的衝突和做爸媽的無奈,我開始把著眼點放到青少年身上了。
在“學海周刊青少年EQ”系列裡,我將從情緒狀態、行為表現的“指標”、“青少年如何“自我探索”、現學現用的“EQ妙方”以及“和爸媽談心”等多角度來寫作,歡迎大家一起來關心青少年的EQ成長。 (星洲互動‧提供:吳娟瑜《吳娟瑜的快樂哲學》‧2001/04/15)